JAVA和Nginx 教程大全

网站首页 > 精选教程 正文

Mycat入门(mycat教程)

wys521 2025-02-04 16:37:35 精选教程 21 ℃ 0 评论


一、Linux系统下搭建Mycat


注:如果没有服务器可以选择虚拟机进行操作


1、首先准备好服务器或者虚拟机


2、安装和配置MySQL数据库


2.1、删除原来的数据库



//查询已安装的mariadb
[root@wcy ~]# rpm -qa|grep mariadb                  
mariadb-libs-5.5.56-2.el7.x86_64 //文件名
//卸载mariadb,文件名为上述命令查询出来的文件
[root@wcy ~]# rpm -e --nodeps mariadb-libs-5.5.56-2.el7.x86_64


2.2、下载与安装MySQL


a、安装MySQL官方的yum repository



[root@wcy ~]# wget -i -c http://dev.mysql.com/get/mysql57-community-release-el7-10.noarch.rpm



b、下载rpm包



[root@wcy ~]# yum -y install mysql57-community-release-el7-10.noarch.rpm



c、安装MySQL服务

如果是centos8

首先执行:



yum module disable mysql



[root@wcy ~]# yum -y install mysql-community-server



d、启动MySQL服务



[root@wcy ~]# systemctl start  mysqld.service


查看启动状态



[root@localhost ~]# systemctl status mysqld.service


安装完成!


2.3、配置MySQL

a、mysql的几个相关命令



重启:systemctl restart mysqld.service
关闭:systemctl stop mysqld.service


配置开机启动



[root@wcy ~]# systemctl enable mysqld
[root@wcy ~]# systemctl daemon-reload


b、配置文件默认路径



配置文件:/etc/my.cnf
日志文件:/var/log/mysqld.log
服务启动脚本:/usr/lib/systemd/system/mysqld.service
socket文件:/var/run/mysqld/mysqld.pid


c、修改root密码



 grep 'temporary password' /var/log/mysqld.log



首次通过初始密码登录后,使用以下命令修改密码

mysql -u root -p
mysql> ALTER USER 'root'@'localhost' IDENTIFIED BY'你的root密码';


d、重新载入



mysql> flush privileges;



e、远程访问



GRANT ALL ON *.* TO'root'@'%' IDENTIFIED BY '你的密码'; //只有执行了


注意:如果是阿里云用户注意开放3306或相关端口

f、mysql安装之后默认的字符集是latin,我们修改为UTF-8。可以使用status命令查看。



mysql> status;




输入命令:vim /etc/my.cnf



在最下方追加



[client]
default-character-set =  utf8
[mysqld]
character-set-server=utf8
lower_case_table_names = 1
[mysql]
default-character-set=utf8



重启MySQL



systemctl restart mysqld.service



3、安装jdk1.8


3.1、安装方式一


安装命令:



yum install -y java-1.8.0-openjdk.x86_64



查询jdk版本


命令:



java -version



3.2、安装方式二


a、下载环境,JDK安装包

https://www.oracle.com/java/technologies/javase-jdk16-downloads.html


https://www.oracle.com/java/technologies/javase/javase-jdk8-downloads.html


推荐安装11


https://www.oracle.com/java/technologies/javase-jdk11-downloads.html


这里我下载的是Linux x64 Compressed Archive,可以根据自己的环境自行下载


b、在/usr/local/下创建java目录



[root@mycat2 local]# mkdir java
[root@mycat2 local]# chmod 777 java


c、使用ftp链接服务器并把下载的安装包上传至java目录


d、进入到java目录,解压上传文件






tar -zxvf +需要解压的包名
[root@mycat2 java]# tar -zxvf jdk-16.0.2_linux-x64_bin.tar.gz


e、编辑配置文件,配置环境变量,vim /etc/profile进入编辑状态,在打开的文件最后面加上如下代码:



JAVA_HOME=/usr/local/java/jdk-16.0.2
CLASSPATH=$JAVA_HOME/lib/
PATH=$PATH:$JAVA_HOME/bin
export PATH JAVA_HOME CLASSPATH



f、重新加载配置文件,输入:



source /etc/profile



g、最后一步,查看安装情况

输入:



java -version




输入:



javac



4、mycat下载地址


http://dl.mycat.org.cn/1.6-RELEASE/

http://www.mycat.org.cn/

http://dl.mycat.org.cn/1.6.6/


4.1、服务器下载wget



wget http://dl.mycat.org.cn/1.6-RELEASE/Mycat-server-1.6-RELEASE-20161028204710-linux.tar.gz



4.2、解压


tar -zxvf  Mycat-server-1.6-RELEASE-20161028204710-linux.tar.gz


4.3、启动



[root@mycat2 mycat]# ./mycat/bin/mycat




[root@mycat2 mycat]# ./mycat/bin/mycat
Usage: ./mycat/bin/mycat { console | start | stop | restart | status | dump }
#控制台|启动|停止|重启|状态|转储
#执行命令的方式
./mycat/bin/mycat +操作
#控制台:
./mycat/bin/mycat console 
#启动:
./mycat/bin/mycat start
#停止:
./mycat/bin/mycat stop 
#重启:
./mycat/bin/mycat restart 
#状态:
./mycat/bin/mycat status 
#转储:
./mycat/bin/mycat dump




4.4、测试



[root@mycat2 mycat]# ./mycat/bin/mycat console



二、Mycat核心概念详解


1、数据库中间件可以被当作一个或多个数据库集群构成的逻辑库。


数据库中间件可以以多租户的形式为一个或多个应用提供服务,每个应用访问的可能是一个独立或者共享的物理库,如图:



2、逻辑表


既然有逻辑库,就会有逻辑表。在分布式数据库中,对于应用来说,读写数据的表就是逻辑表。逻辑表可以分布在一个或多个分片库中,也可以不分片。


2.1、分片表


分片表是将指数据量很大的表切分到多个数据库实例中,所有分片组合起来构成了一张完整的表。例如在Mycat上配置t_node的分片表,数据按照规则被切分到dn1、dn2两个节点。


2.2、非分片表


并非所有的表在数据量很大时都需要进行分片,某些表可以不用分片。非分片表是相对于分片表而言的不需要进行数据切分的表。如下配置中的t_node只存在于节点dn1上。


2.3、ER表


关系型数据库是基于实体关系模型(Entity Relationship Model)的,Mycat中的ER表便来源于此。基于此思想,Mycat提出了基于E-R关系的数据分片策略,子表的记录与其所关联的父表的记录存放在同一个数据分片上,即子表依赖于父表,通过表分组(Table Group)保证数据关联查询不会跨库操作。

表分组(Table Group)是解决跨分片数据关联查询的一种很好的思路,也是数据切分的一条重要规则。


2.4、全局表


在一个真实的业务场景中往往存在大量类似的字典表,这些字典表中的数据变动不频繁,而且数据规模不大,很少有超过数十万条的记录。


当业务表因为规模进行分片后,业务表与这些附属的字典表之间的关联查询就成了比较棘手的问题,所以在Mycat中通过数据冗余来解决这类表的关联查询,即所有分片都复制了一份数据,我们把这些冗余数据的表定义为全局表。


数据冗余是解决跨分片数据关联查询的一种很好的思路,也是数据切分规划的另一条重要规则。


3、Mycat原理介绍


Mycat 原理中最重要的一个动词是“拦截”,它拦截了用户发送过来的 SQL 语句,首先对SQL语句做了一些特定的分析,例如分片分析、路由分析、读写分离分析、缓存分析等,然后将此SQL语句发往后端的真实数据库,并将返回的结果做适当处理,最终再返回给用户,如图:



如图,Orders表被分为三个分片节点dn1、dn2、dn3,它们分布在两台MySQL Server(dataHost)上,即datanode=database@datahost,因此你可以用1~N台服务器来分片,分片规则(sharding rule)为典型的字符串枚举分片规则,一个规则的定义是分片字段(sharding column)+分片函数(rule function)。这里的分片字段为prov,分片函数则为字符串枚举方式。

本文暂时没有评论,来添加一个吧(●'◡'●)

欢迎 发表评论:

最近发表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