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子库_种子库参考标准
国家种质库最主要的作用是战略储备。当发生灾难或某种作物灭绝时,我们就可以将库里的种子拿出来使用。
中国的种质资源保存数量超过52万份,仅次于美国(近60万份),位居世界第二。而将于今年启用的新库库容量为150万份,位居世界第一。
在我国,能将种子保存寿命延长到50年以上的长期库有两个。位于北京的国家种质库于1986年建成,总面积3200平方米,保存了粮、棉、油、果、蔬、茶、糖、桑、草等340种作物,主要任务是对农作物、蔬菜、牧草等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进行长期战略保存。另一个长期库是位于青海西宁的复份库。
我国还有10个中期库,种子在零下4摄氏度的库中保存10-20年,主要任务是面向社会分发种子。
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2004年开始建设,2007年开始运行。
有两个种子库。
1,秦岭巴山素有“生物基因库”之称,有野生种子植物3300余种,约占全国的10%。珍稀植物30种,用植物近800种。
2,雅安,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,山川秀美,生态良好,养育着野生动物470余种,野生鸟类330余种,植物3000余种;栖息着大熊猫、小熊猫、金丝猴、白唇鹿、羚羊、黑颈鹤、雅鱼等近百种珍稀野生保护动物;拥有珙桐、连香树、叶光蕨、扇蕨、岷江柏木等数十种国家保护珍稀濒危植物,被学术界称为“天然的生物基因库”与“动植物博物馆”,是名副其实的动植物天堂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