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典忘祖_数典忘祖翻译
比喻忘本或对祖国的历史知识无知。典出《左传.昭公十五年》:春秋时,晋国大夫籍谈 出使周朝,周景王拿出鲁国进献的壶饮酒,他问籍谈:晋国何以没有贡物?籍谈说晋国从来没有受到周王室的赏赐,所以无物可献。周景王指出,从晋的始祖唐叔开始,就不断接受 王室的赏赐,责备籍谈身为晋国掌握典籍的官,竟不知这些史实,说他“数典而忘其祖”。陆文夫《围墙》:“搞建筑的人 决不能数典忘祖,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围墙的妙用。”
数典忘祖
shǔ diǎn wàng zǔ
成语解释 数:数说;典:史册。数说着典籍;却忘记了自己祖宗的事。后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原本、根由。现在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。
成语出处 《左传 昭公十五年》:“籍父其无后乎!数典而忘其祖。”
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
成语用法 紧缩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,用于人
成语结构 紧缩式成语
数典忘祖的意思是数说着典籍;却忘记了自己祖宗的事。后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原本、根由。现在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。
数典忘祖
shǔ diǎn wàng zǔ
[释义] 数:数说;典:史册。数说着典籍;却忘记了自己祖宗的事。后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原本、根由。现在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。
[语出] 清·袁枚《小仓山房尺牍》:“枚祖籍慈溪;为兄部民;因生长杭州;数典忘祖。”
[正音] 数;不能读作“shù”。
[辨形] 典;不能写作“点”。
[近义] 崇洋媚外
[反义] 饮水思源
[用法] 用作贬义;用于人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。
[结构] 联合式。
[例句]①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中国的古代文化;可不能~啊!②我们不能~;把自己的祖国说得一无是处。
[成语故事]
《左传·昭公十五年》载:一次,晋大夫籍谈出使周朝。宴席间,周王问籍谈,晋何以无贡物,籍答道,晋从未受过王室的赏赐,何来贡物。周王就列举王室赐晋器物的旧典来,并责问籍谈,身为晋国司典的后代,怎么能“数典而忘其祖”,也就是说列举古代的典制而忘了祖先的职掌呢?后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根本,也常用来讥刺对本国历史的无知。
意思是比喻忘本。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。后来就用数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。
数典忘祖:
《左传·昭公十五年》记载,春秋时晋国大夫籍谈出使周朝,周景王责问晋国为什么不贡献器物。籍回答说,晋国没有受到过周王室的赏赐。景王历举晋国受赏的事实,责备他“数典而忘其祖。”后用“数典忘祖”比喻忘本或对本国历史的无知。数:数说。典:历史上的事迹、典章制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