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后对皇上心灰意冷的小说_皇后被冷落的小说
万历十五年发生了很多的大事,一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病重垂危,并于次年一月份去世;东北女真势力崛起,成为大明后期的劲敌。
但真正的大事,只有一件,就是万历皇帝朱翊钧罢工不上朝,为大明灭亡埋下了隐患。万历十五年表面风平浪静,实际上明朝已经开始走向了衰亡。
万历皇帝,在之前是个热血青年,据说有一年天灾,为了祈福,从紫禁城一步一叩首,走到天台。如果感觉不到量大的,可以体验下看看。
万历皇帝的变化,之所以这么大,可能有几个原因:
第一,身体的原因。万历皇帝自己也说了经常头晕乏力,可能跟后宫有关系。郭沫若在挖掘定陵的时候发现,万历皇帝可能有足疾。
第二,心理的原因。万历十年,张居正病逝,并被抄家。作为万历来讲,张居正对他来说是非常严厉的老师,张居正不死,万历不出头。但到了万历十五年,张居正的好,其实无需别人翻案,看看国库数据玖知道了。
第三,外部的原因。因张居正改革,并任用戚继光、谭纶、李成梁、俞大猷等一干武将戍边,天下承平已久,无需再多风雨。
等到万历到了成年亲政的时候,却因为一场立储风波改变了他以往的价值观,从此心灰意冷,并且因此与朝臣抗衡了很长时间,也是后来万历二十八年不上朝的原因之一,改变万历的起因是因为他最喜爱的郑贵妃。
等到皇长子朱常洛到了该读书的年纪后,几位大学士就联名上奏请万历皇帝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,这样一来朱常洛就能名正言顺的读书了,明朝对于立储的事早在朱元璋时期就有规矩,就是立长不立幼,而万历却不想立朱常洛为太子,因为万历想立郑氏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,但是满朝文武百官却不支持万历的这个想法,并且众大臣纷纷进言让万历早立太子,这件事让万历很是烦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