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_春秋航空电话24小时人工客服
“春秋”常用来表示一年四季。中国古代先民极其重视春、秋两季的祭祀,由此“春秋”衍生出更多的语言含义,常常用来表示:年,一年,四季,四时,光阴,年龄等。
“春秋”作为一个重要的先秦年代,来源于鲁国的史官记录历史事件的方式。春秋,通常用来指中国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,史称“春秋时期”,即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。据说是由于鲁国的史官把当时各国重大事件,按年、季、月、日记录下来,一年分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记录,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《春秋》。
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(周平王元年)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,止于公元前476年(周元王元年),战国前夕,总共295年。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,韩、赵、魏灭智氏,一说止于公元前403年,三家分晋。
春秋的意思一种是:历史,指中国的一段时期;一种是:时间,一个春秋就是一年
1、春季与秋季。
如:《礼记·王制》:“春秋教以《礼》《乐》,冬夏教以《诗》《书》。”意思是春季与秋季学习《礼》《乐》,夏季和冬季学习《诗》《书》。
晋·陶潜《移居》诗之二:“春秋多佳日,登高赋新诗。”意思是春秋两季有很多好日子,我经常同友人一起登高吟诵新诗篇。
沈从文 《从文自传·我所生长的地方》:“春秋二季农事起始与结束时,照例有老年人向各处人家敛钱,给社稷神唱木傀儡戏。”
2、岁月,人生。
如:郭小川《登九山》诗:“望一望,想一想,谁不感到虚度春秋。”
3、年龄。
如: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今楚王之春秋高矣,而君之封地,不可不早定也。” 意思是现在楚王的年纪大了,而你的土地,不能不早作决定。又如:尊公,方今春秋几何?意思是你今年几岁啊?
4、中国时代名,即春秋时代(公元前770—公元前476年中国各诸侯国争霸的时代)。
5、《春秋》,史书名。儒家经典之一,相传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。所记起于鲁隐公 元年,止于 鲁哀公十四年,凡二百四十二年。叙事极简,用字寓褒贬。为其传者,以《左氏》、《公羊》、《谷梁》最著。
1. 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阶段,时代大约在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。
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,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、国家分裂、军阀混战和思想文化的发展。
2. 春秋也可以指《春秋》这本书,它是中国的一部史书,记录了春秋时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。
其中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成为了后来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元素。
3. 在字面意义上,春秋指的是春季和秋季。
在古代农业社会中,春季是繁忙的耕作季节,秋季收获丰收。
因此很多古代文学作品中会提到春秋二季。
基础释义
1.春季与秋季。 2.光阴;岁月。 3.年纪;年数。 4.编年体史书名。相传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。
详细释义
1.春季与秋季。 2.指春秋两季的祭祀。亦泛指祭祀。 3.泛指四时。 4.光阴;岁月。 5.年纪;